骨科缝合材料的选择
蒋科卫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骨科
目前的缝合材料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大类,在骨科手术切口除了肌腱、韧带的修复应选择惰性很强的不可吸收材料外,基本推荐选择含抗菌剂的可吸收缝线,以减少植入物(缝线)造成的感染和丝线造成的异物反应。选择可吸收缝线必须了解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张力支撑时间和吸收时间。张力支撑时间是指可吸收缝线能维持将切口对合良好所需张力的时间;吸收时间是指可吸收缝线在体内人体组织完全降解吸收的时间。选择缝合材料的原则:①肌腱、韧带等愈合较慢的组织应选择组织反应小,惰性强的不可吸收线,如聚丙烯和聚酯材质的缝线,张力强且可长久;②对于愈合时间在2~6周内的切口组织应尽量选择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残留引起感染的风险;③了解不同部位伤口组织愈合时间,可吸收线的张力支撑时间必须大于组织完全愈合的时间,如果考虑患者全身及局部有高风险因素,则要选择张力支撑时间更长和含带抗菌剂的可吸收线;④为了减少皮肤瘢痕形成,尽量选择不穿透表皮的方式和材料缝合切口,情况允许时行皮内连续缝合;⑤缝合材料现在大多都自带缝针,在不破坏强度锋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细的阵型也符合微创理念,在手术过程中,刚性足以抵抗弯曲,而韧性足以抵抗断裂。阵型要考虑弦长和弧度,根据部位深浅和组织厚度选择不同阵型。
2020-06-19